background

新建厂房储能电站配置全攻略:一文搞懂从规划到落地

发布时间:2025-03-26 13:14:19人气:
一、储能电站安装容量评估方法
(一)基于原旧厂房数据的评估
对于有旧厂房的企业,可利用旧厂房的用电数据进行初步评估。需收集以下关键数据:
1. 历史用电数据:获取旧厂房近一年的用电量、用电负荷曲线(包括谷段、平段、峰段负荷)以及电费清单。通过分析负荷曲线,确定用电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的负荷差异,评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需求。
2. 变压器容量及使用情况:了解旧厂房变压器的容量、数量以及实际使用负荷率。如果旧厂房变压器在谷段有较大富余容量,说明新建厂房可通过储能系统在谷段充电,利用峰谷电价差降低用电成本。
3. 设备运行情况:统计旧厂房中主要生产设备的功率、运行时间和运行班次,尤其是高耗能设备的用电模式。这些数据有助于预测新建厂房的用电负荷特性,为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提供参考。
(二)基于设备和生产计划的评估
对于新建厂房,可根据生产设备和生产计划进行详细评估:
1. 设备功率与运行时间:列出新建厂房所有生产设备的功率、运行时间以及生产班次安排。计算设备的总功率和平均功率,并根据生产计划确定不同时间段的用电负荷需求。
2. 生产计划与用电模式:分析生产计划中的用电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。例如,如果工厂计划在白天高峰时段运行大量高耗能设备,而夜间低谷时段设备停机,则储能系统可在夜间充电,白天放电,满足生产需求并降低用电成本。
3. 负荷模拟与预测:根据设备功率和运行时间,模拟新建厂房的用电负荷曲线。结合峰谷电价差,评估储能系统在不同充放电策略下的经济效益,从而确定合理的储能容量。
(三)基于挂表监测的评估
如果新建厂房的用电模式不确定,可采用挂表监测的方法进行评估:
1. 监测设备安装:在厂房的关键用电节点(如总配电柜、主要生产设备进线处)安装电表,监测一段时间(建议至少一个月)的用电数据。
2. 数据采集与分析:通过电表采集的用电负荷曲线、用电量等数据,分析厂房的实际用电模式,包括谷段、平段和峰段的负荷情况。根据监测数据,确定储能系统的最佳充放电策略和容量配置。
3. 经济性评估:结合监测数据和峰谷电价差,计算储能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和经济效益,确保储能系统的配置具有经济合理性。
二、储能电站收资内容及用途
(一)收资内容
1. 用户用电信息
• 用电类型和计费方式:明确是大工业用电还是一般工商业用电,以及是按容量电费还是需量电费计费。
• 近一年用电量和电费清单:包括每月用电量、电费、峰谷电价等信息。
• 变压器容量及负荷情况:变压器的数量、容量、实际负荷率以及是否有富余容量。
2. 生产设备信息
• 设备清单:列出所有生产设备的名称、功率、数量、运行时间和生产班次。
• 生产计划:包括生产周期、生产班次安排以及设备的启停时间。
3. 场地与接入条件
• 场地平面图:包括厂房布局、配电房位置、可用场地面积等。
• 供配电系统图:从高压进线到380V侧的主接线图,明确接入点位置和配电系统参数。
• 场地条件:场地的承重能力、地面硬化情况、通风条件等。
4. 其他资料
• 当地电网接入要求:了解当地电网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接入标准和审批流程。
• 消防与安全要求:获取当地消防部门对储能电站的消防规范和安全要求。
(二)获取方式
1. 供电公司:向当地供电公司申请获取用电类型、计费方式、近一年用电量和电费清单等信息。
2. 企业内部:从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获取生产设备清单和生产计划,从电气部门获取供配电系统图和变压器资料。
3. 场地勘察:通过现场勘察获取场地平面图、场地条件等信息。
4. 政府部门:向当地消防部门和电网公司咨询消防与安全要求以及电网接入要求。
(三)资料用途
1. 容量配置:通过用电数据和生产设备信息,确定储能系统的最佳容量配置,确保储能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用电需求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。
2. 接入方案设计:根据供配电系统图和场地条件,设计储能系统的接入方案,包括接入点选择、电缆敷设路径等。
3. 场地规划:根据场地平面图和场地条件,合理规划储能电站的安装位置,确保满足设备安装、运行和维护的要求。
4. 合规性设计:按照当地电网接入要求和消防与安全要求,设计符合规范的储能电站,确保项目顺利通过审批和验收。
三、消防与场地要求
(一)消防要求
1. 室内储能电站
• 防火分区:储能电站应设置独立的防火分区,与其他区域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防火隔墙分隔。
• 疏散通道:设置独立的安全疏散通道,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。
• 灭火设施:配备自动灭火系统(如气体灭火系统或水喷雾灭火系统),并设置火灾报警装置。
• 通风系统: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,确保电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气体能够及时排出。
2. 室外储能电站
• 防火间距:与周边建筑物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,一般不小于10米。
• 防火围栏:设置高度不低于1.5米的防火围栏,防止火灾蔓延。
• 灭火设施:配备灭火器、灭火装置等消防设施,并设置火灾报警装置。
• 环境防护:采取防腐、防爆、防潮等措施,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安全运行。
(二)场地要求
1. 室内场地
• 承重能力:场地应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,能够承受储能设备的重量。一般要求地面承重能力不低于500kg/m²。
• 空间布局:场地应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储能柜、配电设备、消防设备等,同时预留足够的通道和操作空间。
• 通风条件:确保场地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,避免电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积聚。
2. 室外场地
• 地面硬化: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,避免地面沉降对设备造成影响。
• 排水系统: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,防止雨水积聚浸泡设备。
• 防护措施:设置防雷、防风、防潮等防护措施,确保设备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运行。
四、储能电站面积与设备需求
(一)装机容量与面积
1. 1MWh储能电站面积需求
• 集装箱式储能系统:如果采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,一个标准的20尺集装箱可容纳约1MWh的储能电池。集装箱占地面积约为30平方米,加上周边通道和设备空间,总占地面积约为50平方米。
• 室内安装:如果采用室内安装方式,1MWh储能电站的占地面积约为80-120平方米。具体面积取决于储能柜的布置方式和场地条件。
2. 储能柜数量
• 集装箱式储能柜:对于1MWh储能电站,通常需要1个20尺集装箱式储能柜。
• 室内储能柜:如果采用室内安装的模块化储能柜,每个储能柜的容量约为200-300kWh,1MWh储能电站需要3-5个储能柜。
(二)设备选型与布局
1. 储能柜选型
• 电池类型:根据储能电站的应用场景和经济性需求,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,如磷酸铁锂电池或三元锂电池。
• 储能柜容量:根据储能电站的总容量需求,选择合适容量的储能柜。常见的储能柜容量有200kWh、300kWh等。
2. 设备布局
• 集装箱式储能系统: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通常采用集中布置方式,便于管理和维护。集装箱内部设有电池组、配电设备、冷却系统和消防设备。
• 室内储能系统:室内储能系统可根据场地条件灵活布置。储能柜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距,便于散热和维护。同时,应合理布置配电设备和消防设备,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。
五、总结
新建厂房配置储能电站需要综合考虑容量评估、资料收集、场地规划和消防要求等多个方面。通过合理评估储能容量,收集必要的资料,满足场地和消防要求,企业可以有效降低用电成本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同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
为您服务

24小时咨询热线
15342214292